成语奋不顾身的主人公是谁?奋不顾身有什么历史典故

    成语奋不顾身的意思是什么?成语奋不顾身的意思是指奋勇向前,不考虑个人安危。那么,成语奋不顾身的主人公是谁?成语奋不顾身出自何处?奋不顾身有什么历史典故?一起来看看吧。

    成语奋不顾身的主人公是李陵

    李陵,字少卿,汉族,陇西成纪(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)人。西汉名将,李广之孙。李陵初为西汉将领,善骑射,爱士卒,颇得美名。天汉二年(前99年)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,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,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。
    由于之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,夷灭李陵三族,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。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,他本人也因此引起争议。他的传奇经历使得他成为后世文艺作品的对象及原型。

成语奋不顾身的主人公是谁?奋不顾身有什么历史典故

    成语奋不顾身出自何处
 

    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。”

    奋不顾身有什么历史典故

    汉武帝时期,西汉有一著名大将,名李陵,李陵很受汉武帝信用,任命他为骑都尉,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。李陵擅长骑射,又懂得兵法,当时很得朝廷信任。
    不料,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,由于寡不敌从,无奈投降了匈奴。
    听说李陵投降,汉武帝很是生气,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,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。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,他说:“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,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,孝顺父母,友爱兵士。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,所以,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,与数万名敌兵对阵,最后由于伤亡惨重,弹尽粮绝,归路被切断,才被迫投降,是情有可原的。而且我还认为,他这次投降,并非贪生,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。”
    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,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,是非不分,将他关进了监狱,施行“腐刑”。
    以后,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。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,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,至死不回故土,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、为国捐躯的愿望。 

kk历史网相关推荐:

    成语一木难支的主人公是谁?一木难支有什么历史典故
    成语一日三秋的主人公是谁?一日三秋有什么历史典故
    成语曾参杀人的主人公是谁?曾参杀人有什么历史典故